Other Malays: Nationalism and Cosmopolitanism in the Modern Malay World
( 網店鏈接:https://19tpc00482uah1.iyp.tw/product-detail-2579256.html )
讀了《Other Malays: Nationalism and Cosmopolitanism in the Modern Malay World》,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作者Joel S. Kahn是澳洲墨爾本La Trobe大學人類學教授。
這本書基本上討論了半島馬來人(包括新加坡)在過去一百年的發展和變化,從英殖民時代說起,到馬來人的移動和墾殖,從農業社會進入商業社會,現代性的生成,馬來人的離散,伊斯蘭在馬來社會扮演的角色進程和改變,馬來民族主義的興起,到現代的馬來社會如何適應這個世界。
這本書提到好些有趣的point,比方說"馬來人的懶惰形像",其實一開始是對歐洲殖民主義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抵抗和不合作,認為這衝擊了馬來人的傳統價值,結果"馬來人懶惰"這個概念居然被馬哈迪繼承,成為馬哈迪批判馬來人"恨馬來人不是華人"的根據。"馬來人"的概念一開始其實是很文化性的,甚至一度有包括在半島出生的華人和印度人的大愛層次,但在馬哈迪的《馬來人的困境》論述後,變成非常血統傾向。這本書也提到伊斯蘭對馬來人的重要性,田野調查顯示大部份馬來人願意犧牲他們自己的傳統文化,當馬來傳統文化和伊斯蘭教義相抵觸的時候。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可以更進一步地理解,馬來社會在馬來民族主義/資本主義現代性/伊斯蘭宗教性三者之間的拉扯,因此比西方民主社會更複雜,不只是左右的二元光譜,可以觀察各個馬來政治人物,包括馬哈迪,納吉,哈迪,安華在這三者之間的優先順序和取捨。
這本書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讀完,有很多細節其實還是讀不大進去,希望日後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文本可以加快自己閱讀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