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 網店鏈接:https://www.monsoon2016.com.tw/product-detail-3082665.html )
讀了Samuel P.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是上個世紀末的書,台灣聯經最近出了經典新校版。
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1927-2008)是哈佛大學的講座教授,政治學者,在哈佛任教58年,他是民主黨的支持者,算是民主黨光譜的右派,他的學生就是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本書因為引起大量爭議而很有名,肯定者認為作者是先知,準確地預言了冷戰後的世界,批評者認為這是西方中心主義,種族主義或社會達爾文主義,薩伊德也批判過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
Huntington在這本書裡將世界分成九大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佛教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中華文明(書內翻成中國文明,但我覺得中華是比較準確的譯法),和日本文明。
文明衝突論的意圖是要處理冷戰後的世界秩序。冷戰的衝突是一種價值的衝突,主義的衝突,你相信共產主義,他相信資本主義。冷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獲得最終勝利,共產主義破產,以後世界只剩下一種主義,"歷史終結了",(當然這是二十多年前的看法,後來我們知道歷史並沒有終結,福山自己也做了修正),於是Huntington認為,日後世界的衝突不是因為價值,而是因為不同文明之間的紛爭。
某種程度上看,這種衝突的本質其實十分原始,(西方基督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持續了上千年),而且這種衝突比價值的衝突更難處理,因為價值的衝突是一種選擇,是"我們相信什麼"的問題,但生於什麼文明,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選的,是“我們是誰”的問題。這也讓處理相關的衝突時,更讓容易傾向“本質論”,如XX文明是好的,XX文明是壞的。
而作者在書中的一些說法,也確實容易引起爭議,如他居然說,伊斯蘭文明是嚴重暴力傾向的文明,(有趣的是他又說只有中國文明比伊斯蘭更暴力更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作者提出一個有趣的理論框架,但對於不同文明的細節,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如他認為日本是獨特的文明,但韓國和越南是中華文明的分化,不確定邏輯從何而來。我們都知道日本比現在的韓國越南甚至中國本身更“中華”,日本內部對日本和中國之間的關係的辯論也從未停止,(是一個左右問題沒錯),如令和年號引發的“去中國化”爭議,被很多日本學者批評為愚蠢。
給人感覺作者如同大部分西方主流知識分子,對西方東正教伊斯蘭三方之間的恩怨情仇比較熟悉,對其他文明沒那麼熟。作者似乎也忽略,即使在同一個文明內部,對該文明的認知理解期望和想像也會有很多不同,(如華文世界對什麼是“中國”就有不同的派別和立場)。這讓作者的觀察和預言和後來二十年現實的發展有一些落差,如作者認為台灣香港新加坡會因為和PRC同屬“中國文明”而擁抱PRC,歷史證明並非如此。
作者對於文明的“斷層”也只是以地理為分界,而忽略不同文明混雜而產生的新效應。所以有些國家在作者的文明地圖中顯得很奇怪,無法進入作者的九大文明歸類,如菲律賓南部是伊斯蘭,北部是西方和中華文明,其南島性完全被作者忽略。
當然以上並不是說這本書一無是處,一個不完善的理論能夠引發思考也是有正面價值,文明衝突論觸及一個核心問題,即“西方”和“現代”之間的關係。
自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以來,無可否認人類文明的現代化從西方開始,這對其他文明造成一個問題,現代化和西化很多時候被畫上等號引爆無限的爭議,到底什麼是“現代”,什麼是“西方”,一些價值是“普世價值”,還是“西方價值”,成為其他文明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百年以前,為了迎來現代化,各個文明都經歷過對自我傳統的否定全力向西方學習的階段,這留下巨大的後遺症。很多西方思想到了其他文明社會變成災難性的變種,(如馬克思主義在蘇聯和中國,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在過去五十年各個文明的經貿實力提升之後,開始將進步價值抨擊為“西方的帝國主義遺毒”,如自由民主性別平權同志婚姻,在中國和伊斯蘭世界都被一些政治派別視為“西方產物”。不像上個世紀,自由民主被認為是普世價值,各個文明還曾努力在自己的文明歷史尋找自由民主的傳統,(如中國的新儒家)。
作者認為,一些文明的核心國家,如東正教的俄羅斯和中國,為了繼承自己文明的歷史,擔心自身文明的消亡,會對西方更加排斥,這讓進步價值在該社會更難推展,也易導致和西方之間的衝突。(這裡指的應該是心態,我們都知道中共自己把中國文明的傳統毀了)。作者也認為伊斯蘭世界的混亂在於沒有核心國家,也準確地預言了土耳其將會崛起,試圖成為伊斯蘭的核心國家,(其實有些馬來右翼也有這樣的企圖)。
作者的結論是美國和歐洲應該組成強大的西方,但同時不應該干涉其他文明的內部事務,也反對文化多元主義國家。不幸地和我們的立場都相反,這樣馬來西亞就應該是伊斯蘭國家,台海和香港事務是“中國文明”的內部事務,美國不該干預。
“文明衝突”和“價值衝突”已經是現代無法迴避的,兩者有時也互為因果。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近日說“穆斯林有權利殺死法國人”,就是藉由文明衝突來鞏固個人地位的最好現例。當然,西方也有許多販賣伊斯蘭恐懼的白人右翼。
台灣位於中國文明日本文明南島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新馬位於中國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之間,生活於文明的“斷層帶”,我們應該對不同文明有更多的學習和理解,築起文明之間的牆還是橋,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因此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不必對內容照單全收,但可以讓我們在看問題時,跳脫國家和民族的狹隘框框,提升到文明的高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