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雲和月
讀了白先勇的新書《八千里路雲和月》,聯合文學出版。
這本書基本上是將過去十六年來,白先勇在各處發表的文章結集成冊。全書前三分之二多是關於其父親,名將白崇禧的事蹟。書中重複提到國共內戰時的四平街會戰,那時國軍在白崇禧的指揮下大破林彪的共軍,距離哈爾濱只有一百里,蔣介石卻在馬歇爾的壓力下,發出停戰令,並將白崇禧調離東北,給了共軍喘息和捲土重來的機會。東北戰場決定了國共內戰的結果,也改寫了近代中國甚至全世界的歷史,調停失敗的馬歇爾需要負上一定的歷史責任,但歷史有必然,白崇禧被調離東北,也是蔣介石心胸太小,對其有所忌憚的緣故。
四平街會戰沒有一舉成功擊潰共軍,成為白崇禧,及那一代民國人一輩子難以釋懷的歷史傷痛。這些關於民國遺民心境的書寫,日後,只怕也很少見了。
書後三分之一,則是白先勇寫給其他藝文名人的隨筆,序,和書評等,有李歐梵,有夏志清,有林青霞,也有很年輕的楊富閔。白先勇筆下的人物我大都知道但不認識本人,只有何華是例外,何華長居於新加坡,曾在草根見過數次。
白先勇寫小說家康芸薇這篇有段很有趣,說康芸薇的祖母,被康芸薇的叔叔抱怨沒有及時變賣大陸上的產業,在台灣只好過窮生活,老太太反駁道:
"那有啥辦法!蔣委員長那麼個好男人,把江山都丟了,我那點家產算甚麼?"
讀了這段,我想以後人參有什麼得失,都能很平常心看待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