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是一本散文集,共有四輯,聊時間,聊愛情,聊寫作之外的熱愛,聊寫作。第一輯「時間的單位」,讀到的是女孩變為女人的階段。第二輯「戀愛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寫的更多是對曾經的愛情經歷的釋懷和坦然。第三輯「不務正業的那些事」,寫的是寫作以外的事情,但有讀到更深一層對各種事情的感悟和理解。第四輯「寫字的人」,談的更多是寫作這件事情。
對散文一直有種莫名的喜歡。散文是赤裸的,如同裸妝一樣,即使臉上被化上化妝品,卻無人察覺出來,別人所看到還是真真實實的自己。正如書寫散文的過程一樣,即使加入了一層層的修飾包裝,還是將自己真實的每一面都釋放出來。蔣亞妮的文字溫柔而接近現實,讀到的是對世界的真實而殘酷的世故。她用她的文字帶我們走進這世間的人情涼薄,再以成長的方式應對這世界。
面對所有的惡意和傷害,我們該怎麼做。同書名的篇章〈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寫出了別人對她的凝視和誤解,書寫的是與室友的破裂。室友將她告訴過室友的事情一一曝曬在網誌上,並且室友寫道並不如表面上喜歡跟她做朋友之類的。面對室友的誤解和傷害,她沒有回避,她選擇勇敢且直面向室友解釋她並不是室友所想的那樣的人。但是室友並沒有理會她的解釋,反而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表示她在自己的地方寫東西本就沒有錯,錯的是她偷看室友的電腦資料。之後她選擇搬離宿舍,在搬離之後,她始終牽挂這段友情,於是發了很長的信息給室友,當作美好的告別。但是室友只是指責說她離開時為什麼沒有將厠所清理好,誰知道會不會得病。過後,文中寫道:「她開始大哭。」這句話其實充分地寫出人在面對傷害的第一反應,那是充滿難過和無助的。她其實也有想過跟室友解釋,或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回應室友,但她最終沒有那麼做。在接近文末的時候,她那麼寫道:「只能在沒人注視的時候,偷偷向過往所有傷害,一次再一次投遞單向宇宙訊號:如果可以,請原諒我。如果可以,我原諒你。」
我們也曾經對別人說過:「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那相等於我在與你交心。但往往我們的真心總會被丟棄,而之後會反問別人的惡意對待緣由是什麼。再後來我們才慢慢升級為我們成長了,不再害怕惡意和傷害。但我們好像也無法再愛了,好像無法再輕易地對別人說:「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原以為所有對傷口和事件的漠視就是成長。可是有的時候,唯有凝視它們,才能從中得到真正的釋懷。成長就像是禮物,包裝雖精美,但每一层的包裝猶如必經的傷痛和心碎,我們必須一层一层地拆開它們,才能抵達成長。蔣亞妮的文字帶我們進入和拆開每一层的包裝,讓我們更接近成長的模樣,可能會感到殘忍,但這也是必經過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