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作家的午後:村上春樹編選 費滋傑羅後期作品集


讀完《一個作家的午後:村上春樹編選 費滋傑羅後期作品集》。

史考特·費滋傑羅,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家。他的人生跌宕起伏,經歷過1920年代美國持續經濟繁榮的時期,也經歷了因1929年華爾街股災導致的經濟大蕭條後的時代。其人生則巧合地和美國的起伏相符合,年輕時以《塵世樂園》一書成名,之後與豪門之女塞爾妲成婚。但之後的著作銷售卻沒有起色,第三部長篇小說《大亨小傳》叫好不叫座,銷售慘淡(2013年被改編成電影,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第四部長篇小說《夜未央》在出版時評價不好,銷售也普普。

為了賺錢,費滋傑羅開始替許多雜誌社撰寫大量的流行短篇小說和散文,稿費高達四千美元一篇。更糟糕的是,1930年後,他的妻子塞爾妲精神崩潰,患上思覺失調症,為了支付妻子巨額的醫療費用以及女兒的教育費,他更是不得不持續撰寫自己不喜歡的創作。

140年12月22日,費滋傑羅心臟病發作,年僅44歲,正在撰寫的《最後一個影壇大亨》僅完成了四分之三。二戰後,美國文壇發起了費滋傑羅文學再評價運動,這才確立了費滋傑羅的文學價值。

有趣的是,市面上看到的費滋傑羅作品很多都是他早期或中期的創作,其1930年代後發表的作品則比較少被收錄,這多少跟他1930年代後屢受打擊導致作品散發出陰鬱的氛圍有關。但日本當代知名小說家和翻譯家村上春樹卻刻意挑選了費滋傑羅1930年代發表的作品,村上解釋說,費滋傑羅是一個以日常經驗為核心發揮想像,並從中創作小說的作家,雖然費滋傑羅在1930年代屢屢遭受打擊,但其小說及散文卻依舊可以窺見作家努力前進的意志,這正是村上希望讀者看到的、費滋傑羅的堅強。

本書共收入了8篇小說和5篇隨筆,我個人尤其喜歡這5篇隨筆,〈我所失落的城市〉讓讀者可以看到美國紐約在20年代繁華時,美國人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時候卻不斷感受到的心靈空虛,以及之後經濟大蕭條後的無所適從;〈崩潰〉、〈黏合〉和〈謹慎以對〉則是他述說自己在面臨生活一波接一波的困境後心靈崩潰,之後卻能夠調適自己,讓自己和這些困境和平共處;最後〈早來的成功〉即是對自己人生的一次反省,也是給年輕人的警惕。

我之前斷斷續續曾經讀過費滋傑羅的長篇《大亨小傳》以及《夜未央》,但都沒有很喜歡,反而這次村上春樹選編的內容叫我感到眼前一亮,可見村上的獨具匠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