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百物
《感情百物》是小說家張亦絢對她的生命中一百個物件的感情用事。書中讓我較印象深刻的物件有:月經正好棉、CD歌詞本、電影票票根、感情的摺紙、OKOK綳、某書店收據……
一開始閲讀的時候,是被某書店的收據吸引,才緊接下去閲讀其它的篇章。每一篇文的篇幅雖然並不大,可是也足夠將那件物件的價值和意義述說出來,而每一篇文都附有物件的照片或有些已經找不到的物件會名為「物已不存」之類的字眼,讓人覺得有畫面感。作者筆觸和記憶都是深刻而細膩的。因為我覺得能將身邊的物件累積成百物收藏起來,接著再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並且記得該物件賦予的每個情感時刻,還是很考記憶和情感表達的事情。
這讓我想起自己以前也有遇過和買過不知名物件的習慣。例如當時小學很興起收集的橡皮擦、寫滿密密麻麻文字也捨不得丟棄的筆記本、網購了一小包的吉他撥片、壞掉的蘋果手機、那杯名字特別的鷄尾酒……這本書好在於它能夠將我們日常所忽視的物件都記錄起來。微小的物件總是容易被忽略,所以人們可能會有一種錯覺認為物件越小越能夠啓發意義和價值。可是其實大的物件也有賦予生命的意義,無論物件大或小,都能成為一種記憶。
讀完《感情百物》其實有另一個感悟,人還是感情飽滿的生物。明明丟棄比收藏容易得多,明明忘記比記得容易得多,但我們卻偏偏喜歡收藏,無論是物品或是人。還是會喜歡任由那記性好的特性在生活中游走。不過有些保留是美好的,但有些保留可能有時候還是不經意成了一種自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