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

 博客來-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電子書)

 

讀完《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

沃草是台灣的一個獨立媒體,其名字含義為英文「Watch Out」的翻譯,寓意為「提防警戒」政客的作為,這也是沃草成立的目的:監督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等政治人物。其中沃草烙哲學則是由沃草支援的哲學寫作社群,以哲學的思維來探討許多社會的議題,我個人很喜歡他們的文章,即便不贊同他們的立場,也可以從中學習很多思考和論述的能力。

而《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正是由沃草烙哲學的作者群合著的一本書籍,用哲學的方式來探討現代公民的九個議題。包括:

  • 言論自由意味著什麼?
  • 藝術和政治可以切割開來嗎?
  • 動漫比小說更沒深度嗎?
  • 政府能強迫人接受義務教育嗎?
  • 有什麼好理由讓政府管制言論嗎?
  • #MeToo運動是小題大作嗎?
  • 異性戀是天生的嗎?
  • 人類有責任保存多元文化嗎?
  • 人類有責任保護生態嗎?

這九個議題已經異常複雜,平常即便我們要討論也要費勁唇舌,但作者們不僅要論述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以及回應不同意見外,他們也努力讓讀者們明白他們所使用的論述方式,以及他們的思維模式是如何讓他們決定站在目前的立場。讀者自然可以不用贊同這些作者們的立場,但我們可以通過文字學習作者們進行思維的能力,並將其運用在自己身上。

例如說開宗明義第一題,「如果我有言論自由,還需要為言論負責嗎」,就從為何要保障言論自由開始說起,往後探討言論自由的疆界,並且比較過往和現今維繫言論自由的不同成本,最終得出作者自身的結論。在隨著作者進行探索的過程中,讀者不僅學習到許多關於言論自由的知識,還可以在作者得出結論的同時,也嘗試得出自己的結論。而這點又跟之後的「政府真的可以管制言論嗎」有關,但如果沒有先釐清什麼是言論自由,以及言論自由的疆界,後面談論言論管制的部分自然無從下手。

我個人尤其喜歡朱宥勳所寫的「不能『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就好嗎」,作者先從文學與政治的關係談起,再探討文學的「形式」和「內在」,即文學的「美感」和「政治」,最終才討論文學的美感和政治之間是否彼此有所影響?是政治凌駕美感之上?美感凌駕政治之上?還是兩者互不關聯,做到真正的「文學歸文學,政治歸政治」呢?相信讀者讀完這篇文章後,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結論。

「身為多元民主社會的公民,我們需要足夠的能力與心態,去建立自己的觀點、說明自己的想法,並且理解不同意見」,這句話是由本書主編朱家安在前言提到的第一句話。而馬來西亞在文化多元程度不下台灣,但民主自由人權卻遠遠不及。馬來西亞的大選日期已經確定,台灣的地方選舉也迫在眉梢,但選舉並非民主社會唯一關注的課題,平日對公民議題的探討和論述也是民主體系重要的一環,閱讀本書,正是通過觀摩台灣如何論述及闡明議題,學習並運用在馬來西亞的公民議題上。唯有提升公民的素養,才能確保民主自由人權的進步,也在能讓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更好、更適合眾人居住的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