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笑聲
(網店鏈接:https://www.monsoon2016.com.tw/product-detail-2917685.html )
以笑聲抵禦現實苦痛——讀《老爸的笑聲》
文:俐彥
《老爸的笑聲》是一部由亞美作家卜婁杉在四〇年代時所著的鄉土小説,故事圍繞著「我」的老爸賽彌恩展開。主角一家是樂天的農民家庭,「......我們家的人都有點怪怪的,不過幸好我們仍有彼此。每天每天,我們全家人都會笑成一團。笑聲,是我們家僅有的財富。」家中常有各種有趣又荒謬的事情發生,像是四哥才十二歲就突發奇想要結婚、老爸把唯一的屋子當作新婚禮物送人、父子領著山羊獻禮給牧師卻弄巧成拙。
靈魂人物老爸愛耍小聰明、喜歡賭博又愛面子,他為了美酒差點賣了兩位不滿十歲的女兒、擅自決定用兄弟的椰子樹換得白馬、看到美女時總要揩油,各種小奸小惡族繁不及備載。老爸幹盡各種荒唐事,自小跟在他身旁的「我」自然不是省油的燈,五歲就把酒當水喝、擔任老爸做壞事時的最佳助手、遇上任何事都能處變不驚(除了老爸出軌被抓包時)。當馬努爾叔叔和爺爺陸續登場,你會瞭然——只能説虎父無犬子,這一家的男性成員體内都刻著相同的惡趣味與大男人主義基因。
在這些看似荒唐歡樂的故事背後,其實暗藏作者卜婁杉對故鄉的深切關懷與菲律賓人民的血淚。卜婁杉因菲律賓的生活困苦難耐而前往美國,但在美國依舊遭受剝削及歧視。他在一次應徵加州工廠職缺的等待過程中,寫下這本小説的同名故事<老爸的笑聲>,後來投到《紐約客》(The New Yoker)並獲得熱烈回響。當時烽火連天,菲律賓人民飽受殖民之苦,這樣一部首次「以『人』的身分」書寫菲律賓人的作品,加上幽默風趣的筆調,自然引起菲律賓讀者的共鳴。
書中處處可以窺見那個時代的菲律賓社會實況,例如<士兵齊步來>。這一篇是書中少有的,氛圍較憂鬱低沉的一篇,描繪出士兵們退伍後心靈受創的情景。大哥波隆與另外兩名倖存的士兵從戰場上歸來後鬱鬱寡歡,三人性格變得古怪,只願意與彼此同行。於是,老爸開了一家退伍軍人專用酒鋪,只供三人飲酒作樂。後來村中來了更多的軍人,酒鋪成為他們忘卻戰場殘酷的小小天地。<老爸之樹>中也可以看見當時菲律賓鄉村居民們對法律的不滿,故事中老爸最終靠著機智與運氣在這一案件中算是取得小小的勝利。<老爸的政治理論>則揭示選舉期間各個候選人大擺筵席、隨意分發福利的情景,最終是節目安排最得人心的候選人獲勝,盡顯荒謬。
每每遇到想要欺負弱勢的權貴,老爸總以同樣無理取鬧的邏輯回應。雖然現實中難以實踐,但相信這些故事多少帶給了當時的菲律賓人民一些安慰。他們的共鳴不僅是對書中官員貪腐、法律苛刻、貧富不均等情節深有同感,同時也是因為老爸一家對困境的應對方式,間接反映出菲律賓人民普遍以笑聲克服苦難的樂天態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