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男女
最近讀了牛油小生的《列車男女》。《列車男女》分為兩輯,一是寫下搭乘地鐵、巴士、飛機等交通工具途中見聞的「列車男女」,二是紀錄霾害期間所思所想的「PSI筆記」。這本書劃分文章的方式十分有趣,輯一為呼應列車主題,以「X號車廂」為區隔;輯二則是類似於日記,開篇便注明日期、時間以及當下的PSI指數。由於每一篇文章皆各自獨立且篇幅較短,適合搭乘公交時閲讀,而我正是在幾趟通勤及出游途中讀完這一本書的。
作者牛油小生出生於柔佛,大學畢業以後便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擔任記者。「在島國工作的柔佛人」這一身份促成了一部分「列車男女」的內容。作者對巴士發車時間不穩定的無奈、冗長的關卡隊伍中被尿意襲擊而回頭的困窘、徒步走過長提的疲憊,相信能夠引起同樣在島國工作的大馬遊子的共鳴,也讓不曾體會的讀者們看見赴新工作的大馬遊子的辛酸。同時,記者的身份使他常常將目光投向社會與政治之上,全書不時穿插各種當時的新聞,展現出作者自身對於社會人文的關懷。
書中對列車內人事物的描寫,如孩子們童真可愛的言語、那些插肩而過引人遐想的女孩、情侶卿卿我我的粘膩等輕巧而細緻。雖然書名是《列車男女》,但不得不說作者對女性的特寫遠多於男性——這裏並不是想上升至諸如男性凝視一類的指控。我想,我們總會期待在高度重複的無聊日常環節中遇見小小驚喜,稍微讓日子有些色彩,就像是作者遇見了那讓他的一天充斥卡其黃的40號車廂女孩吧。就祝我們明天通勤路上好運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