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政史
讀完《白衣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政史》。
早就久仰這部書籍的大名,但一直都沒有抽出時間來閱讀,等到開始要閱讀後,季風帶已經有計劃出版繁體中文版,於是就等到現在了。開始閱讀後真的覺得精彩絕倫,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整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談論人民行動黨從創黨到新加坡獨立建國的歷史,其中也包括行動黨如何崛起以及加入馬來西亞後又被迫離開的歷史;第二部分就是新加坡獨立後行動黨執政直到進入21世紀後的歷史;第三部分則是通過回顧行動黨過往的政策,進行反思以及預測行動黨和新加坡未來的發展。
而作為目前少數(也可能是碩果僅存)從建國起就執政至今的政黨,人民行動黨常常遭遇的誤解不外乎是一個獨裁政黨,新加坡也常常被誤會是一個獨裁國家。但閱讀《白衣人》就可以發現,新加坡其實一直都是民主憲政,而行動黨能夠一直執政,是因為它在每一屆大選都有成功獲得人民的支持,奪得絕大多數的國會席位並組成政府。
這也是閱讀本書的重要之處,因為很多時候新加坡的成功是被視為是「獨裁體制」的成功,被獨裁國家尤其是中國宣傳為民主憲政之外的出路,但這是錯誤的,新加坡的成功是因為行動黨從體制上確保了新加坡政府是為了服務人民才存在,它的成功更應該被視為民主憲政的成功,雖然行動黨的確以威權手段治國,導致新加坡的民主自由人權依舊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但行動黨是因為獲得新加坡人民的支持才能夠持續執政,而書中也指出行動黨在屢次大選的得票率最高也才75.3%,這表示新加坡人一直都有投票給在野黨的勢力,只是贏者全拿的體制讓行動黨獲得大多數席位。
近幾次大選也可以看得出一旦新加坡人民認為行動黨的政策已經脫離人民的尋求,他們也將毫不猶豫將行動黨拉下台,從2011年60.1%和2020年61.24%的得票率就可以看出這點。
閱讀本書也可以讀到一些之前都不知道的歷史細節,例如說在馬來西亞成立後的新加坡選舉,巫統和馬華公會竟然也曾經有到新加坡參與選舉,之後人民行動黨也曾經越過長堤參與馬來西亞的大選,還成功在一個國會選區獲勝。當時行動黨宣傳「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以及他們參與馬來西亞大選的行徑,引起了半島馬來人的不滿,讓東姑最終決定放棄新加坡。行動黨被迫接受這個決定,新加坡從此獨立。諷刺的是,正是因為加入馬來西亞、歷經種族衝突,讓行動黨最後將「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給轉變成「新加坡人的新加坡」,並堅持捍衛平等、多元的種族政策。
如果當時的歷史走上不同的道路,那今天新馬兩地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當然這本書最優異的一點,在於作者們盡可能讓書中的內容站在中立的角度。誠然還是可以看出作者們的意識形態傾向,但在某些爭議事件上,作者們都會把雙方的說法列出,並佐於他們能夠找到的文史證據,讓讀者自行判斷。新加坡左右兩派對新加坡的歷史有著不同的史觀,但這本書卻可以獲得左右雙方的推薦,我覺得這就跟作者們盡可能中立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
無論是台灣還是馬來西亞的讀者,我覺得這本書都非常重要,對台灣的讀者而言,自然跟民進黨一直執行著的新南向政策有關,如果還是一直對新加坡有著錯誤的思維,對兩地之間的交流自然不利。而對馬來西亞讀者而言,新馬兩地一直都息息相關,了解新加坡的歷史也有助於了解馬來西亞自身的歷史。尤其有許多馬來西亞人在新加坡工作和定居,我們對新加坡的理解更不應該只是流於表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