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精神
此書標明「大師寫給大家的中華文化入門課」,在網路上有看到很多聞人曾提及錢穆先生,尤其他那一段話「對歷史要有溫情與敬意」,毅然買下讀。
雖說此書是錢穆先生系列之「入門書」,我覺得此書內容很有深度,很適合各階層閱讀。此書就史學精神和史學方法,就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國防、教育、地理人物、道德精神來撰寫成書。錢穆先生認為歷史就是人生的經驗,他舉例若一個人生病臥床五十年後才甦醒,他必須要了解這五十年間發生什麼事才有辦法融入社會,而我們學歷史的意義就在於了解人類過往發生的事情(古人的人生經驗)而如何去影響與成就現在的我們。他也舉例說明了台灣被日本佔據的五十年間,日本在台灣的痕跡是不能被抹除的,是必須要了解這些歷史,不了解日本在台灣的歷史就等同於不了解台灣的全貌。
其中錢穆先生在教育與道德精神的章節,令我印象深刻。在教育方面他講述到真正的中國人應該是敬重道德,崇拜道德。「人皆可為堯舜,人皆可為聖人」的思想不時在書中出現,他認為聖人是一種人格尊嚴,是一種人格,而教育不應該是讓人痛苦與比較的事情;在道德精神的章節上他推舉了孔孟之道來講述了「感應」,也舉例了武訓與吳鳳的例子來說明真中國人應該推崇的道德精神。也以范宣子與孫穆子談論不朽的例子作為引子來討論道德精神。
錢穆先生對近代中國的批判,東西價值觀念的比較,歷史的解讀都很為敏銳,雖然有些西方價值觀念放在現今的觀點來看可能有當時他格局上的限制,但我認為他還是很敏銳的引用各方觀點來討論與解讀歷史。我認為若真的要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應該要從內部讓人信服,而非提出似是而非的口號。
若中國人可以以德服人的內斂,而非帝國主義的外放,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努力研究真·中華文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