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3的文章

在繁忙時代按下暫停鍵的《這個世界,真的可以稍微等你一下》

圖片
孫瑋帆的《這個世界,真的可以稍微等你一下》,是一本記錄自己和身邊人經歷的作品。書中的一個章節標題就跟書名一樣,談到作者給自己放了一年的無薪假,結果被同事誤以為停下來的一年是「無所事事」。我個人看到這裡,覺得非常值得思考。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認為停下腳步就是「停滯」呢?而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認為「停滯」就一定是不好的、不應該存在的事情呢? 在這個非常忙碌的世界裡,好像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停下、不敢停下,在小的時候就要上幼兒班、大一些上補習班,唯恐自己輸在起跑點,匆匆忙忙不斷向前,但卻很少思考自己想要前往何方。社會、學校、家長不斷教導我們要努力向前,但卻忘了告訴我們,為何要向前,以及要前往何方。 而這本書的書名,恐怕也是作者給讀者們的一些安撫,跟書中其它篇章一樣。作者從來都沒有打算要站在高地說些人生大道理,他只是很簡單平靜地述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偏偏這些想法和感受卻能夠讓讀者起到共鳴。他並沒有強硬讓讀者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卻反而讓讀者更深刻進行思考。 這並非一部很難閱讀的書籍,但我覺得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很適合反复拿出來閱讀。畢竟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讓自己的心靈好好沉澱,並休息一下。市面上有許多書籍在告訴我們要努力要成功,那來上一本告訴我們可以好好休息的書籍,好像也有必要,不是嗎?  

掉入回憶的蜘蛛網——《捲蜘蛛網的牙籤》有雷書評

圖片
卓振輝是90後的馬華作家,《捲蜘蛛網的牙籤》是他第二部小說作品,也是他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書中共有九篇小說,以新邦波賴新村為背景,描述了「我」(主角)的生活和過往的記憶,劇情看似無關,但偶爾彷彿又遙相呼應,加上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令人有整本書其實都是同一個「主角」、只是處於不同時空因此做出不同選擇的感覺。 我自己本身雖然不是新村的孩子,但看「主角」在不同故事裡的選擇,總是有些恍惚是在描述著自己的經歷。例如書中〈捲蜘蛛網的牙籤〉說長輩們互相聊天,然後小孩子一旁聆聽似懂非懂的情況,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甚至還隱隱約約記得一些當時宛如聽天書的內容,雖然要等到長大後才理解長輩們在說些什麼。差別只在於我不需要躲起來而已,但也不能隨便插嘴,不然就會被大人叱責說「大人說話小孩被插嘴」之類。 而書中提及老師時稱為「文化人」,但偏偏老師這份職業卻被認為就是無法「功成名就」的職業,也因此〈捲蜘蛛網的牙籤〉「主角」的堂哥一直勸「主角」離開教育領域去協助他,以尋求更好的「出路」。我自己也曾經擔任教職,看到這幾處真的心有戚戚焉。大家都說要尊敬老師,但卻弔詭地不認為老師需要更高的酬勞。 書中另一個特色就在於不斷在現實和回憶之中來回切換,尤其文字中不斷瀰漫著「想要回到過去」的感覺。但當現實和回憶不斷切換的同時,現實和回憶之間的界線也逐漸模糊,那到底哪一邊是現實、哪一邊是回憶呢?而且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在於,感覺上作者對回憶的敘述要更為確定一些,反而現實的敘述很多時候會有不肯定是否真實發生過的感覺,這就讓現實和回憶之間更分不清彼此的界線了。 〈無可撫慰〉裡的「主角」的經歷,更是宛如夢境般奇幻和破碎,現實和回憶的分野完完全全被打破,但荒誕之中卻又隱隱約約能夠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價值,這也是我在書中最喜歡的小說。 書的封面提到人常常會掉入回憶編織的蜘蛛網,然後就掙脫不了。我個人卻覺得這本小說也像蜘蛛網一樣,一旦開始閱讀,便被作者編織的文字蜘蛛網粘粘上,只能一直持續讀下去,直到完結為止。

穿越光速的愛情——《蒙面戰紀》有雷書評

圖片
我對科幻小說的迷戀大概跟我這一代的許多人類似,都是從倪匡的衛斯理、原振俠、羅開等精彩絕倫故事開始啟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也因此一開始閱讀《蒙面戰紀》就瘋狂愛上,直接花費3個小時多的時間一口氣讀完。 書中共分成三個部分:「蒙面戰紀」、「星光緩慢」和「尋找第一位素食者」。 「蒙面戰紀」一讀馬上可以知道是以香港的反極權運動為背景。〈蒙面戰紀〉進一步想像極權政府利用科技收縮人民權益的行為,也描繪出抗爭者精彩絕倫的抗爭手段,尤其天台的一戰,極具港漫的動作畫面感,讓人只能隨著文字情節向前衝。 〈花要怎樣開 無人能決定〉則從兩個情侶被捲入抗爭後,因為疑心生暗鬼導致感情破碎,也許暗示了抗爭者對彼此的不信任將導致抗爭運動的失敗? 〈判決〉提及法庭開始使用大數據AI來分析被起訴者犯罪當下是否包含惡意,尤其被起訴者正在試圖維護抗爭者的當下。將AI納入法庭審判之中本來就是很有爭議的議題,這篇小說更是讓讀者能夠對其有更多的思考。 「星光緩慢」則是以量子領域和宇宙旅行為背景。〈星光緩慢〉講述一堆情侶如何在光速為極限的宇宙裡,達成對彼此的約定。劇情中巧妙地融入量子領域和宇宙旅行,是我在整本書之中最喜歡的一篇了。 〈先知〉延續〈星光緩慢〉的劇情,講述AI為了排除系統內的不穩定性,決定屠殺所有人類,而人類則必須在AI軍團的重重包圍下殺出,尋找新天地再次繁衍。跟〈星光緩慢〉先後呼應的細節和情節,讓人在看到結局時拍案叫絕,真正符合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尋找第一位素食者」的故事在劇情上比較沒有連接,但充滿了一些奇思妙想。如果全世界都在吃素,那吃肉者是否依舊有享受肉食的權益?這就是〈尋找第一位素食者〉在探討的主題,吃肉者最後被迫不斷穿越到過去才能夠享受肉食的美味,是一篇輕鬆且充滿黑色幽默的小說。小說中還出現了巴生肉骨茶的踪跡,令我這個巴生人感到大為滿足。 在一個來自未來的時空旅行者幫助下,一位教授被迫面對他背叛妻子的過往,這就是〈死神天使〉的故事。兩人間的親密關係一旦曾經出現背叛,那是否還有修復的可能?這就是小說關注的重點。我個人覺得就算抽離了科幻的部分,這篇小說依舊屬於上佳之作。 〈蘇瑞亞〉則是通過一個為了拯救植物人女兒的母親的作為,探討了何謂人類意識。 科幻小說總歸只是小說,需要平衡劇情之中的「科」和「幻」,「科」太過則小說變成科學書籍,沉悶無趣;「幻」太過則容易讓讀者出戲,失去了納入科學/科技...

填補馬來西亞公民教育的好書——《舉手:公民參與的初步提問》書評

圖片
大多數時候看到馬來西亞華人對政治很有興趣的時候,通常就是每五年一次的大選「嘉年華」。在兩個月的大選競選期可以看到許多華人討論各種政治議題。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之中,卻少見監督、督促政府的行動和批判。甚至一些支持執政政黨的華人,還會以「在野政黨更爛」為理由,拒絕任何檢討政府政策的言行。 這無疑說明我們對「民主」的認知依舊保留在最基礎的「投票權」,至於投票後該如何推進政治議題就茫然無知。當然,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對公民教育的忽略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剛過的這屆大選會出現「某某分數排第一,但第二第三第四名分數加起來超越第一名所以獲得獎勵」的言論,而且是主流媒體都有在使用的錯誤比喻,就足以說明我們公民意識的匱乏。 正是因為看到公民教育的缺失,遇到大將出版社的新書《舉手:公民參與的初步提問》才會如此驚喜。本書完整並且系統性地說明了公民意識相關的議題,從何謂公民、何謂民主開始談起,一直討論至公民之間的衝突該如何解決、如何判別不實資訊等等。 除了通過分析國內外的例子,讓讀者看到各種不同政治體制的優劣之處外,內文之外還有許多的補充資料,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從網路找到更多內容來充實自己。每一章節末還會有衍生討論,給讀者進行思考的空間。總體而言,這是一本容易閱讀、消化、吸收的政治好書。在我國六州州選即將進行的時候,閱讀本書可以讓我們更清楚自己該如何投票,也讓我們學會在投票後持續推進民主議題的能力。 民主制國家的體制是否足夠進步,跟其公民的視野有著極大的關係,如果人民缺乏公民意識,沒有足夠的監督和檢討,政府的民主自由人權分數也自然低落。因此我個人強烈推薦大家花一些時間來閱讀本書,也希望它可以補足我國目前依舊匱乏的公民教育。